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激励广大会员砥砺奋进,北京陕西企业商会特别推出秦人(秦商)文化系列活动。通过深度学习及发掘秦人文化科技,融合新动力,以线上线下形式开展新媒体宣传、秦人(秦商)文化大讲堂等活动,弘扬传统,增强文化自信,传承科技文明。让广大会员及更多国人进一步了解秦人历史、文化以及科技力量——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商会将系列活动作为新的起点,以身作则,带领会员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弘扬秦人秦商正能量,以此献礼建党100周年。
本期介绍夏蒙导演的文献纪录片《习仲勋》及其编写的纪实文学《习仲勋画传》,我们通过影像、文字及照片了解老一辈革命家传奇的一生,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初心使命。
▼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时,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央视纪录频道承制的六集文献纪录片《习仲勋》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该片由夏蒙担任总编导、总撰稿,全片共分《烽火陕甘》、《纵横西北》、《国事春秋》、《主政南粤》、《勤政岁月》、《海纳百川》六集,完整回顾了习仲勋同志作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波澜壮阔、功勋卓著的奋斗历程。通过聚焦习仲勋各个阶段精彩的人生片段,展示了他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该片以朴实的风格,生动的叙述,全面展现了习仲勋作为一位老一辈革命家和政治家在长达七十六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无私无畏的崇高品格。
文献纪录片《习仲勋》观看地址:
http://jishi.cntv.cn/special/djsb/xizhongxun/index.shtml
这部文献纪录片的素材积累过程长达十多年,摄制历时近三年,纪录频道摄制组追寻着习仲勋同志的革命足迹,拍摄行程十万多公里,遍及全国12个省份和多个海外城市,先后拍摄了230余小时、约400盘磁带的高清影像素材,拍摄采访300多位重要历史见证人,记录了大量关于习仲勋革命生涯的口述历史资料,其中许多被采访对象已经陆续离世,所以这些采访尤其的珍贵。
该片总编导、总撰稿夏蒙表示,习仲勋同志一生有着不平凡的革命经历和两个最大的亮点。习仲勋13岁入团、不到15岁入党、19岁发动“两当兵变”、21岁担任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他和刘志丹、谢子长等一起开创的陕甘革命根据地,又称作西北革命根据地,后来成为中央红军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地点。而在蒙冤十六年之后复出主政广东,又向中央提出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得到中央和邓小平同志的支持,直接促成了经济特区的创建。而贯穿这两个亮点的则是一条红线,那就是习仲勋一生所坚持的实事求是的伟大精神。
这部文献纪录片,通过对许多历史当事人的采访和历史文献的研究发掘,忠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习仲勋革命生涯中许多精彩的人生片断。整个写作和拍摄的过程,都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拔高,不夸大,追求朴实自然的纪实风格。本身也有两个大的亮点,一是采访积累素材的时间跨度长达十多年;二是发掘整理出大量的珍贵历史影像资料。在纪录片摄制过程中,编导在中央新影的协助下,意外地查找到了许多从未公之于众的历史影像资料。
其中习仲勋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勋授衔仪式上代表国务院宣读命令的彩色电影胶片,弥足珍贵。这段运用最新影像修复技术鲜活地还原了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场景,第一次让人们知道共和国的第一次授衔仪式是如此光彩夺目。为了生动的展示习仲勋革命生涯中那些广阔的历史背景,呈现极具震撼力的视听效果,摄制组专门对包括陕西、甘肃、广东、河南、北京等省市的40余处革命旧址和外景实施了170余架次的航拍摄影。
编导夏蒙细说纪录片《习仲勋》创作背后的故事,观看地址:
http://tv.people.com.cn/n/2013/1213/c355487-23833472.html
除了编导与撰稿文献纪录片《习仲勋》,夏蒙还与陕西富平县党史研究室主任王小强合作编写了《习仲勋画传》,由人民出版社在全国范围出版发行。
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一部主任张振明介绍,该书于2010年开始编写,篇幅在7万字左右,属于领导人传记中的简明普及本,主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图文并茂、简要生动地反映了传主一生包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所创建的历史功勋。
《习仲勋画传》收录了近300幅图片,除文献资料和作者亲自拍摄外,部分图片由新华社、中央新影等单位以及习仲勋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提供。该书收录了数十张习仲勋在不同时期与夫人、儿女以及孙女们的合影。该书还收录了多张习近平跟随习仲勋调研的照片。1978年8月,习仲勋在广东农村调研,习近平当时在清华大学学习,利用暑假到广东参加社会实践,随同父亲一起下乡。
1972年冬,齐心获准带着儿女看望监护中的习仲勋。为了这次相见,齐心和子女专程从外地赶回北京,并拍摄了这张照片。前排右起:齐桥桥、齐心、习安安。后排右起:习近平、习远平。
1978年8月,习仲勋(左三)在广东惠阳农村调研。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习近平(左一)利用暑假时间参加社会实践,随同父亲一起下乡。本版图片均由人民出版社提供
《习仲勋画传》出版后,夏蒙就画传的写作过程、出版经过、习仲勋个人经历等接受了新京报的专访。
新京报:《习仲勋画传》收录了近300幅图片,这几天,习近平1978年陪父亲下乡的照片受到大家关注。这些照片是怎么搜集到的?
夏蒙:2005年,经过中央批准,深圳海天出版社就正式出版过一本习仲勋画册,这里面收录了很多他的家庭照片,只是当时印数很少,所以鲜为人知。
习仲勋诞辰100周年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了《习仲勋画册》。这两本画册所选用的照片,有亲属珍藏的老照片,有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新影集团提供的照片,还有的是习老身边工作同志所拍摄,这本画传所采用的大部分照片,来源与这两本画册大致相同。
要说有所不同,就是有些照片是我们在拍摄文献纪录片过程中所收集的,具体点说,是从我们中央电视台新影集团的电影胶片素材中复制的。这部分图片过去从未出现在出版物中。幸运的是,习仲勋在解放战争中留下的影像资料,在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中是比较多的。
因为习仲勋同志在解放战争中不仅是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同时也是西北战场上的重要军事领导人,作为第一野战军副政委兼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在那一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撤离延安时,毛泽东起草电文中,最后一份命令是确定西北战场的军事指挥权,电文明确指出:陕甘宁区边区各部队“从即日起统归彭德怀、习仲勋指挥”。这实际上是在解放战争一开始,就确立了习仲勋在西北战场上的地位。正因为如此,才能留下许多弥足珍贵的照片。例如书中那张习仲勋与彭德怀等在青化砭察看地形的照片就拍摄得非常生动。
新京报:目前已经推出了习仲勋、谷牧、任仲夷和项南4位改革元勋的画传,我看到你也是《项南画传》作者之一。相比起来,是不是《习仲勋画传》写起来更难一点?
夏蒙:《项南画传》的写作也是有难点的,熟悉改革开放历史的朋友,只要翻开项南的这本画传,就会理解为什么有难点,这里不再多说。
《习仲勋画传》的写作和出版,都是按正常流程进行的,对于出版社来说,并没有因为习老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父亲就有什么特殊对待,都是按照有关规定按正常的渠道送审。但无论作者还是编辑,在写作和编辑的过程中都觉得责任重大,这主要还是来自要面对读者的压力,毕竟人们对这本书的关注度可能会更高吧。
新京报:创作过程中,传主家属有没有给出意见?
夏蒙:人民出版社作为我们国家最重要的出版机构之一,对领导人传记一类的图书有一整套既定的送审和把关程序,书稿最后要由有关单位对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审读和把关。
当然,这期间也会争取传主亲属的支持和理解。比如,书稿就要交付印刷前,有一张习老会见文艺工作者的照片,我们一直认为其中一位可能是某位著名曲艺演员,可心里又没底,后来我们向习老夫人齐心同志求证,她一眼就认出,照片上的人物,一位是著名京剧演员果素瑛,另一位是程派著名青衣王吟秋。《项南画传》也是如此,许多照片的考证,我们都请教过项南夫人汪志馨同志。
“习老的一生有两大亮点”
新京报:习仲勋一生经历过战争的岁月,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西北局和中央都担任过重要职务,1962年之后蒙冤16年,后来参与改革开放,一生的经历很丰富。给你印象比较深的是哪段经历?
夏蒙:习老的一生有两大亮点,第一,他是陕甘边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建立的众多根据地当中硕果仅存的一块根据地。正因为有了这块硕果仅存的根据地,中共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才有了一个落脚点,抗日战争爆发后,这块硕果仅存的根据地又成为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奔赴抗日战场的出发点,历史学家总结为“两点一存”,可以说,这是习仲勋与刘志丹、谢子长等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写下的非常重要篇章。
第二个亮点是习仲勋是中国倡建特区第一人。习仲勋在主政广东时,率先向中央提出要让广东“先走一步”,“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可以说是他第一个拉开了创建特区的大幕,毫无疑问,习仲勋是一位坚定的改革者。2002年习仲勋逝世时,香港发过一篇报道,当时用的标题就是“倡建特区第一人”。现在看来,这两大亮点是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
“宽待”逃港曾被严厉责问
新京报:能否举例讲讲,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习仲勋有没有遇到阻力?他是怎么做的?
夏蒙:1978年,习仲勋从中央调到广东工作,中央给他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阻止“偷渡外逃”。当时上边对群众往港澳偷渡一律称作“偷渡外逃”,定性为“敌我矛盾”。习仲勋到广东后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很快就发现这个现象背后存在隐藏着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内地和港澳的差距太大了。
他坚决反对“偷渡外逃”这个说法,主张要把“外逃”称作“外流”,因为偷渡者不是不要家乡,而是向往更好的生活,何况香港、澳门也是我们的领土,只要将来我们把经济搞上去了,群众生活改善了,这些外流的群众还会回来。
他的看法和主张,在当时真是石破天惊。甚至有中央领导打电话严厉质问他。可以说,他将广东的偷渡外逃现象定性为人民内部矛盾,一改过去围追堵戴、抓捕关押的做法,采取教育疏导的方式,后来又干脆全部释放了被关押的群众,这都是顶着压力,冒了很大风险的。新华社广东分社的记者曾回忆说:我都替习仲勋同志捏一把汗,因为这个想法和中央差距很大,提议很坚决,这些话他敢说我都不敢写。
夏蒙简介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记者\纪录片导演。国家一级编剧。中国纪录片学会副会长、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采编顾问。
代表作品:电视连续剧《赤魂》、《林祥谦》,文献纪录片《民族之光/陈嘉庚先生归来的岁月》、六集文献纪录片《习仲勋》、三十二集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六级文献纪录片《永远的军魂》、纪录片《长江之歌》、系列纪录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等。先后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及数十项国内国际纪录片奖。两次获得中国纪录片最佳撰稿、最佳导演奖;曾获中央电视台十佳编导、中国纪录片”年度人物”。
著有长篇纪实文学《升腾的蘑菇云》、《第一公民/陈嘉庚传》、《习仲勋画传》、《项南画传》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韩、罗马尼亚等语种在国外发行。担任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并在北大马列学院、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部队、国家机关、各省市有关单位讲述中共党史、广受欢迎。
来源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