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日,由国家行政学院主办的《全球商业经典》杂志对商会会长陈宏、常务副会长郭家学、副会长冯军及CEO张亮分别进行了专访,并进行了专题专版报道,今天为大家刊发的是商会会长陈宏专访稿的部分内容,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小编还将陆续为大家刊发其他受访人的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2003年,百度首度推出“贴吧”功能;
2003年,联想的新标识lenovo刚刚启动;
2003年,阿里巴巴推出“贸易通”软件,第一次实现了买卖双方的即时沟通……
多数在如今处于风口浪尖的国内业界巨头在2003年的中国还都处于蛰伏期,也就在这一年,陈宏放弃了在美国的CEO一职,回国创立了汉能投资,探索中国人自己的投行之路。
硅谷起步:我有创业者的血液
23岁时公派留学美国的陈宏在纽约读完博士后,面临两个选择:其一是做大学教授,其二就是创业。综合考虑后,他选择了创业。按照他的说法是:“我有创业者的血液。去美国之前,我在西安交大读书的时候就有创业的念头。”为此,他还咨询过一个学长,对方告诉他:想创业的话,硅谷是必去之地。就像有人调侃过的:“在纽约碰到四个男生坐在一起,那就是在谈股票;在硅谷碰到四个男生坐在一起就是在谈创业。”
1993年陈宏创办了一家网络服务供应商公司Aimnet。他做得很有声色,公司很快在加州打开了市场。到了1996年,Aimnet已然成为加州非常大的网络服务商。不过,由于机缘的关系,Aimnet已经没有机会坐上美国前三的位置了,趁着ISP行业开始整合之际,该公司被卖给了NTT/Verio。陈宏的理由是:当一个企业不是行业前三的话,就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大部分的钱会被第一名和第二名赚走所以应该果断退出。
新点子总是更青睐善于观察的创业者。他在1996年时又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市场,这促使他创办了第二个公司GRIC。他介绍说:“当时我认识了很多亚洲的CEO朋友,他们到美国去的时候电脑拨号上不了网,打个长途代价又很高。所以我想就做一个软件,在网络服务商之间产生共享,就类似于现在手机漫游的概念。你到了国外,照样上网。我们做的就是这样的业务,很快就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服务商,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网络。”GRIC非常成功,1999年时登陆纳斯达克上市了。
作为留美的中国留学生中最早的一批创业者,同时也是作为CEO带着公司在美国上市的最早的一批中国企业家,陈宏对当时艰难的创业环境记忆犹新。
“1993年时不像现在,说起你是中国人,一堆人追着给你投钱。当时改革开放还没几年,中国大陆留学生在美国要想找投资办公司,创业环境非常差,对于我们这一批人来说极具挑战性。找美国的投资人,他会说:‘你们从中国来的,知道怎么赚钱吗?能不能给出一个成功的案例?’当然没有这样的先例。
不过比较幸运的是,我在美国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从而认识了一批创业者。交大有个传统叫饮水思源,西安交大与台湾新竹交大是有渊源的。而台湾人在美国的创业者中有一半是新竹交大毕业的,他们中自然有成功者。我作为小学弟,有这些成功创业者的引荐,再加上我太太那边亲戚的帮忙,起步时就融了50万美金作为天使投资,这样把企业做了起来。”
创业之初虽说步履维艰,但理想的微光总还是安居在人心的一隅。陈宏这样描述创业的初衷:“当时我们创业的主要梦想就是为了证明在美国的中国人不但能是伟大的工程师和厨师,也可以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家。所以做第一家公司时也算是寄托了这样的理想,赚钱那是不小心顺便给赚了。”
在自己的公司走上轨道后,陈宏把目光投向了其他处在创业求存状态的中国留学生,最终促成了华源科技协会的诞生。他说:“当时台湾有个组织叫玉山科技协会,基本把台湾的企业家都聚集在这个平台上了。我想中国大陆留学生也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企业家团体,而我自己的公司上市不久,自然就变成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创业的老大哥。由我牵头,围绕着一批中国的创业者,在2000年时成立了华源科技协会,我是创始会长,副会长是斯坦福的物理学教授张首晟。这个协会发展得很有影响力,也逐渐成为中美企业家交流合作的强大跨境平台,比如在2005年协会的年会上,阿里巴巴与雅虎的十亿美金交易就是在这个活动上发生的。到今天为止华源已有十多年历史了,依然是中国留学生在硅谷创办的最成功的企业家俱乐部,聚集了中国最优秀的一拨人。”
在二十一世纪之初成立的华源科技协会,其创立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帮助中国留学生创业;二是搭建硅谷与中国的桥梁。每年有上千人参加协会的研讨会,中国的崛起是其中一个重要议题。
在时光的流逝里令陈宏感慨颇深的是不断变化的中国印象:“我当时的企业,在十多个国家都有分公司。我每年到处飞,回中国的次数寥寥无几,但已经感觉到中国在崛起。那时新浪、搜狐、网易、UTStarcom都上市了。我就想光待在外面看,中国的崛起就和我们没关系。我只有跳进去了,才能真正参与这个过程。所以在2003年时我辞去了GRIC的CEO一职,选择了回国。
汉能履迹:以资本力量助力中国企业成长
在新的出发点上,陈宏并没有沿着原有的道路继续向前。他在岔路口上坚定地转变了方向,“汉能”二字被他书写在了崭新的一页上。他说:“我回国创立汉能投资,开始主要是帮助中国的企业做融资然后做并购。这也是综合了国情考虑过的,当时很多中国企业要发展,但国内的风投行业还没成形,同时他们又没有渠道认识国外的VC和PE。所以我们就是作为一个桥梁帮助中国企业和国外的风投、私募公司联结起来,帮助他们成功。”
在陈宏的回忆中,已经过去的11年里,中国的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从小做大的例子不胜枚举。“我最初去李彦宏办公室的时候也就在很简朴的一个地方,一二十名员工在工作,可百度发展到今天已有四万员工的规模。最初见马云的时候,他刚创业不久,‘十八罗汉’听着挺玄,到现在,阿里已发展为世界领先的电商企业。我看到了这些企业一步步的成长。”
没有金融专业背景的陈宏一回国就扎进了投行这个领域,他的信心来自哪里呢?对此他表示:“我们常说颠覆一个行业的往往是‘站在门外的野蛮汉’。比如优酷的创始人古永锵原先是学经济的,结果在传媒业一举成功;阿里的电子商务这么成功,可是马云原来的专业是外语。所以做一个企业有没有这方面的专业背景并不是关键因素。
为什么我做投资公司?因为之前我一直是公司的CEO,自己企业的融资从天使,到A轮、B轮、C轮,包括上市,上市后再并购,这些环节都是我一手操办主导的,所以每一步我都非常清楚。如何重组、如何并购、选择与谁合作、怎么投资、投向哪个方向,我对此都非常熟悉。
然后如果我需要专业人员,就招募一批专业人才。汉能刚刚成立的时候,就有高盛、美林、瑞信这些大投行来的一拨人,组成了一支非常专业的团队。从这方面来说,如何打造一个平台将这些专业人才聚合在一起,给他们提供机会,就变得非常重要。在中国,汉能可以说是这个行业的元老了。”
从工程师到创业者,从高科技的CEO转变为风险投资者,陈宏的每一次跳跃在外人眼中都显得颇为惊险,但他自身却始终保持着一种稳健从容的姿态。这不仅源于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同样也是源自对他所选择行业的信心。
困境不是没有,但从长远来看,汉能的坚持终获其回报。陈宏说:“我们公司现在有两个业务。一个是直投部,我们有VC和PE,也有美元和人民币基金,可以去投别的公司;二是投资银行部,它是以财务顾问的方式帮助企业去并购和融资。最初这两个方面在国内接受度都不高,大家对此很陌生,还要跟人家解释半天才能明白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前中国的企业宁愿自己关门折腾,他不了解也就不愿接受这种方式。
这需要一个理解和适应的过程。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找到我们要求融资和并购方面的帮助,说明他们开始了解投行服务的价值。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资本的力量在企业的发展中至关重要。
旅游业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携程。融了资,拿了VC的钱,资本的力量就变成了它的翅膀,飞得就比别人快,进而在国内该行业内占据了优势地位;而没有拿到融资的旅游公司就还是那个小小的企业,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甚至存续。所以现在的中国企业家对资本越来越关注。”
陈宏认为,这一转变与互联网思维是相通的。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就是要准、快,要融到更多的钱,消灭掉你的竞争对手,或者说拉开你与竞争对手间的差距,跑在前面。跑不动的或被拉开的,最后就不见了。
而在选择投资项目时,汉能的判断标准主要有四条。陈宏的表述很清晰:“一是看企业所在的行业有多大,市场有多大;二就是评估这个企业的团队怎么样,市场很大,团队不行也是空谈;三要关注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如果落在别人后面太多,我们肯定不会投,尤其在互联网行业‘赢者通吃’的概念比较强;最后一点是看企业有没有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2004年,当初只值3200万人民币的框架传媒,通过汉能与合作伙伴的操作,不到一年卖了1.83亿美元,创造出单笔投资2年内93倍回报的投资经典。这个案子就完全符合上述标准。陈宏以之为例进行了说明:“框架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结合了商业理论里最基本的‘创新’理念,实现了‘1+1>2’的效益。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用于这个公式,但框架传媒这个商业模式正好契合这一点。所以我们刚好是处在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在合适的时间,有合适的团队。虽然企业不是行业老大,但是几家凑在一起,就可以成为这一垂直领域的老大,充分体现整合的价值。”
不过陈宏也坦言,VC早期投资是特别主观的,就是靠团队的判断。后来也越来越看重数据,但团队的判断还是最重要的,错漏亦是难免。其中错失京东的创投项目一直是他的遗憾。当时汉能是京东的财务顾问,京东正准备B轮融资,本来汉能是要跟投的,但正好赶上金融危机,汉能早期的决策体系又是全票通过制,团队中有人觉得风险太大就否决了,最终也错过了高额的投资回报。
回顾事件始末时,陈宏颇为理性:“对于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大家的想法和判断总会存在差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要达到所有人的一致还是比较困难的。但也正是因为每个人的投票都很关键,所以大家都会很认真慎重地对待这件事,这样就避免了犯下愚蠢的错误。这个项目是挺可惜的,不过在团队开始磨合的时候,我们宁可犯一些错误漏掉一些好的项目,也不要出现致命的决策失误。”
曾经将打造“中国的高盛”作为梦想,陈宏对此也坦诚:“这一路途还很遥远,作为一个长远的目标是可以的。这些年,汉能在并购、融资等方面的成绩还是有目共睹的。就目前来说,让汉能成为中国领先的跨境投资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对于这点,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近几年,汉能成功运作和参与了不少每单在上亿美金的项目。受到广泛关注的案例也不少,例如亚信联创的合并,腾讯与搜狗达成战略合作,携程战略投资华远国旅,百世物流高达数亿美金的融资,这些资本运作中均可见到汉能的身影。
对于未来国内投资公司和投资银行的发展方向,陈宏也有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首先行业本身的发展与其所建立的信誉度息息相关,而行业本身的特质注定了其旺盛的生命力。
“很难说这一行业会发生什么鲜明的改变。金融行业本身不是一夜成形的,它必须靠一点点的积累,信誉度才能建立起来。汉能成立了这么多年,在这个行业里的关系网越来越大,经验也越来越多。中国的企业对我们这样的公司也越来越信赖,一些大的交易,他也敢于委托你去做。
此外我们所在的这个行业永远都会有市场,因为永远会有人需要这个服务。不会说是今天流行了,明天就被取代。除了一些大型企业会有专业团队操刀,很多企业还是需要这样专门的金融服务的,因为他们缺少相关的经验和人脉资源。比如一个企业要卖掉,给投行的钱一般是交易额的百分之五左右,但投行做得好的话,可以提升它的企业价值,从而使最终交易价格提高10%、20%甚至50%,这都有可能。这就是投行价值的体现,并使得企业真正获利。融资也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这个行业永远是被需要的,除非你自己执行不好,否则这个服务五十年、一百年后还是存在的。在这个行业,我们就是在运用金融资本的力量帮助企业成长,这是很有价值的。”
在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综合国力增强的同时,陈宏认为中国的资本交易市场会有这样两个比较明显的趋势:一是项目规模越来越大;二是投资区域越来越趋向于跨界。
“目前国内的投资公司从VC和PE来说越来越成熟了。从投资银行来说,我们碰到的案例交易额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企业的市值在普遍增高,他自己的盘子大了之后,再去购买他人的公司时能付出的价钱自然也随之变高。在国内成长的企业在企业并购的数量上也会越来越多。
可以预见的是,在中国本土的很多投行不仅仅在国内还有在跨境的很多交易里逐渐可以与国际上大的投行产生竞争状态。一旦单笔案子的规模超过了几亿美金,实际上所有的投行都会在里面竞逐。
中国的VC/PE也是这样,以前中国的VC/PE投资只局限于国内的企业,但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开始在国外投资布局。就好像国外的很多大基金如凯雷等已在中国投资了,因此当中国的基金规模继续变大后,它向国外投资的金额也会越来越大,投资范围越来越广。
秦商之思:需要改变思维方式
陈宏在去年九月就任北京陕西商会第三届的执行会长。他回顾商会历史时说道:“四年前,很多有影响力的陕西籍企业家进入商会,修改了相关章程,以三年为一届进行选举。上一届在冯仑带领之下,秦商抱团取暖、互相帮助,不管是陕西商会品牌的推广还是会员数的增加,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过去三年发展得非常好。西咸新区的立体城市项目也是在商会的平台上开展,很多投资人也是商会的民营企业家。”
他对于自己任期内的职责也很明确,主要目标有两个:第一团结秦商力量,促成陕西企业家彼此合作,改变单打独斗的发展方式;第二就是把陕西和非陕西的企业家尽可能多地带回陕西去投资,帮助家乡发展。
“商会与商会之间,企业家内部的互访活动非常多,这也相当于一个会员企业的展示平台;我们每个月都会组织各种活动,还有年会、赏月节之类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让秦商活跃起来,加强大家的沟通和联系;商会还经常组织一些企业家与某地的市长、市委书记在北京见面,双方交流各自的需求,从而寻求合作机会。
去年我任职后,十月份就带了一个二十多人的考察团去了商洛。光是那一次的行程,就促成了大概有三十亿人民币的投资进入陕西。因为我们所看的项目很有针对性,只看文化、旅游、养老服务和地产。这样一来,当地更容易把相关的项目拿出来,我们这边也容易把相关的人员配备进去,成功率就很高。”
对于秦商的群体特点,陈宏也进行了分析。“‘抱朴守中’是一个比较地道的说法。秦商总体而言比较憨厚,很讲乡土感情,老实做事,不走偏锋,不忽悠人家。这种性格特点也会成为一种制约因素,比如做事缺乏想象力,缺少一定的灵活性。
多数秦商愿意待在自己的圈子里,跳出那个圈的人不是特别多。在本土做好了就易于满足,没有很强的动力出去。当然走出来的企业也有做的不错的,像步长集团,在中国医药集团中就处于领先地位,但这属于特例。”
现在封闭的区域经济圈越来越无法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提高秦商群体走出去的动力,陈宏认为主要还是应从两方面努力。
“首先就是要打造一个平台,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外部信息和潜在的合作伙伴;其次就是让这些企业能和资本接轨。像万达和苏宁都是资本运作非常成功的企业。我觉得商会就应鼓励陕西的企业家抱团,因为很多陕西人更习惯于一个人单干,看一个项目,如果自己投得起就投,投不起就放弃了。相对而言浙商就不一样,他们号召力极强,五六个人一起,弄个基金或共同投资就成事了,我们希望陕西企业家学习这样的形式。”
而要真正实现陕西商人的群体崛起,就必要重塑秦商这个文化品牌。陈宏基于秦商特质,分列了三条可行的策略。
“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陕西也有很多著名企业,只是大家都不知道。陕西人憨直,不太会包装宣传自己,这在做产品的时候就比较吃亏。浙商能有现在的知名度,其实和他的组织机构也很有关系,比如浙商年会的新闻曝光率很高,可见他们会宣传。秦商现在也搞年会,也在微信平台上传播。只要注重宣传就能扩大影响。
还有一点,现在很多资源都倾向于沿海城市,所以沿海的发展比较快,甚至于大学的生源很多也会偏向沿海这些地方。他们接触外部信息和资本市场的机会比较多,人比较灵活,有创业精神,企业也容易做大,产生影响力。对我们陕西来说,西部大开发是契机,而陕西本地的GDP增长还是比较快的。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个点,能不能和东亚这些国家建立联系,能不能让本地的经济发展超过国家的平均水平,多利用政策优势,借助外部环境促成己身发展也是可以多加思考的途径。
再来就是看企业在陕西站稳后能不能冲向全国。这种信念一定要有,否则还是做不大。因为现在的企业发展越来越专业化了,规模化、垂直化的企业越来越多,区域性的企业如果什么都做,就很难拼过这些专业性强的企业,所以很多陕西本地的企业是亟待转型的。”
长于西安,在纽约求学,到硅谷创业,最终又回国立业,陈宏的人生如蜿蜒的河谷,在中西两种文化间自如游走,无论即将直面的和已经过往的在行旅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记,真正让河流不息的还是一个创业者从源头就开始恪守的执着。
(文章来源:全球商业经典,2014年第11期刊文)